当地政府还通报称,暖心对暗管排污行为,暖心一律移送警方侦办,并由环保部门高限处罚;构成犯罪的将根据“两高”司法解释从严从重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武汉无二是稳步提升固废监管方式。通过市环保局门户网站,可归8口及时向社会公布固废监管信息,可归8口接受公众监督;向公众普及固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前沿技术,便于公众了解当前固废管理现状。
工作成效:东港着力构建以危险废物和工业污泥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为核心的固废监管新体系,东港努力营造我市固废工作监管常态化、管理精细化、方式多样化的新局面:一是基本建立固废长效管理机制。以热情、暖心耐心的态度接待办事人员,实行办事人员、办事程序、办事要求、联系电话一次性告知服务。严格遵守国家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武汉无不索贿、不吃请,不拖、不卡、不推,秉公办事。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可归8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探索建立市区工业污泥“五统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东港又在各区、东港县(市)相继出台长效管理机制,此项工作被作为亮点工作在全省推广;率先在全省开展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置监管工作。
主要职能:暖心承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暖心督促落实固体废物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负责市区固体废物动态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承担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新化学物质的生产和进口的环保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因固体废物引起的污染事故、环境纠纷、生态破坏事件和重大环境问题;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交流工作。规范固废管理,武汉无提高工作透明度项目建成后,可归8口将实现漳州市区,特别是东部大部分的生活、生产污水的集中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MBR工艺,东港排放标准执行一级A标准。据了解,暖心该项目是省政府“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暖心厂址位于龙文区蔡坂村(九十九湾河道以南,江滨路以北、东环城路以东地块),项目用地168.5亩。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规模为40万吨,武汉无共分三期建设(一期13万吨,二期13万吨,三期14万吨),项目用地于今年10月份开始征迁,现已基本完成今后,可归8口四川将加大调整铝产业结构力度,可归8口依托四川启明星、其亚铝业、华西铝业等企业,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延伸,积极发展铝及铝合金大扁锭、铝合金棒材、锻造件、铝板材、高档薄板和铝箔等产品。
同时,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铝冶炼、加工水平及技术工艺,降低能耗,使铝工业企业走上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展道路。四川省铝加工业企业户数虽多,但上规模、上档次的优势企业却很少,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生产装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四川铝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去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电解铝产量突破40万吨,铝材产量近20万吨,一批铝加工企业快速成长。据悉,四川省铝工业将着力于拓展铝产品应用领域,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延伸德州市按照“高端化、高效化、品牌化、生态化、集约化、集群化”要求,抓好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武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陵县新能源汽车基地、齐河县新能源汽车基地等4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培育,健全组织结构、编制发展规划、制定配置方案、加强监督考核,产业集聚效应初见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22亿元,同比增长19.2%,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提高6个百分点。
12月17日,从德州市经信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德州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产业结构,大力培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德州市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陵县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已被认定为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景津压滤机集团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被认定为节能环保示范企业“目前,南城维修整治污水管网点100余个,总长度4000余米。”达川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该局将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加强城区雨污管网分流建设,积极争取乡镇污水处理厂等基础建设资金,不断完善、优化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在乡镇污水厂建设方面,达川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个(双庙乡污水处理厂),处理率达90%;此外,大风乡、石板镇、麻柳镇、赵家镇、平滩乡、景市镇等乡镇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据达川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因达川区南城未建设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Ⅱ、Ⅲ级截污干管和三里坪、仙鹤游园、州河大桥下三个截污口,经截污泵站提升至I级截污干管,最后全部进入达州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南城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5%以上。
截至目前,该区南城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率已达到了85%,建成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建6个。“现阶段,城区污水处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因南城雨污管网未完全分流,部分污水进入了三里坪、仙鹤游园和洲河大桥的涵洞,若遇到河水上涨或暴雨,提升泵站和溢流口就无法正常工作。
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加强了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相关要求,2014年该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要达到82%,并建设完成5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在港闸区通沙汽渡北侧的东港污水处理厂三期,工作人员正在出水口提取水样,实时检测水质情况。在最近3个季度的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综合考核中,南通均位居第一。今年,全市30家列入国家重点监控污染源名单的污水处理厂,均建成了中控平台和在线监控设施,实现了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出水水质的全面监控。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的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在线监控系统也实现了升级改造。减少污水排放直至零排放是提升江苏南通水质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建好污水处理厂是一个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城市水系规划和“清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日臻完善。去年2月,东港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开工建设,今年9月,进入试运行阶段。
污水集中处理率、达标排放率均在85%以上。东港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城北片及港闸区的污水处理,一二期设计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05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40万吨,铺设污水配套收集管网2895公里,实现了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通过高效沉淀池、增设加盖等新工艺,目前新建的三期工程污水处理等级已从原先的一级B达到国内行业最高标准一级A,污水处理能力比原先翻了一番
为进一步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经园区环保分局和企业认真梳理后,现已初步确定出园区尾矿渣堆场及循环利用项目、西部铟业、天益冶金、际华江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项目、珠峰锌业氧化锌煅烧脱氟氯工艺技改项目、西矿锌业硫酸尾气脱硫项目、甘河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园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环境监测站建设项目等2015年重金属治理污染防治项目14个。并于12月5日,邀请省环保厅污防处相关人员在天益冶金召开园区6家“涉重”企业重金属污染治理资金申报培训会,为企业讲解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补助资金申报流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内容,为治理项目资金申请做好了铺垫。自国家、青海省“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实施以来,青海西宁甘河工业园区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积极为企业争取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补助资金,已有西矿锌业、西部铟业、西矿铅业、珠峰锌业等4家企业开展了硫酸车间制酸尾气脱硫及回收、雨水收集处理等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20个,总投资达9121万元,有效降低了废渣、废水影响环境的风险,减少废水外排1930m3/d,取得了较好效果阶段来,为保证项目按时保质建成并投入运营,揭东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多方协调,主动排除各种困难,积极创造优良的施工环境,督促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倒逼推进,加大机械和人员投入力度,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管,把好工程质量关。
据了解,揭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设计日处理污水3万吨,建成后将使处理厂服务面积增加至14.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4万人,将进一步提升揭东城区节能减排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记者近日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施工方正在加紧建设,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记者在该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虽然天气条件不佳,但现场机器轰鸣,呈现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目前,揭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的A、B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房基础已经完成,消毒池和氧化沟正在加紧施工中,项目总工程量已经完成约50%,同时,项目配套的高压、低压配电箱等设备已经进厂,正在准备安装
同时,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宣传进社区的工作,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及小技巧,动员居民参与节能减排,倡导节能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原来家电不拔插头,每年要多交好多电费,”现场群众互相讨论着。
12月16日,南昌县供电公司组织人员走进辖区内各社区,向广大居民介绍节约用电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活动现场,内容丰富的用电宣传手册吸引大量群众驻足。此次节能宣传,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宣传效果深入,其宣传手册以简单易懂、生动活泼、内容贴合生活实际出发,传播环保节能知识,普及用电节能小窍门。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节能降耗,为持续深化节能减排效果,该公司通过不定期走访企业,帮助用电单位解决通用技术和能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指导企业合理用电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材行业办公室了解到,为了减轻冬季大气污染,促进节能减排,新疆所有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今冬全部停窑,直到2015年3月1日恢复生产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65家,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98%,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超额完成工业节能年度目标,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5%,超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6%的年度目标。持续推进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截至10月底,完成清洁生产评估224家,验收99家,实施无/低费方案1054项,中/高费方案132项。
加强节能监察管理和执法,对不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的上海国利汽车真皮饰件有限公司实施行政处罚1万元人民币,实现行政处罚“零的突破”。加快推进第三方环境治理产业发展,通过调研排摸,初步梳理三个方面22条支持政策,开展针对性新政策的研究。